美国银行危机持续发酵。
(相关资料图)
当地时间17日,美国硅谷银行的母公司硅谷金融集团宣布寻求破产保护。
据美媒报道,硅谷金融集团当天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了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保护,为该集团不受联邦控制的业务寻找新的所有者。据悉,目前由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控制的硅谷银行不在《破产法》第11章的申请范围内。
硅谷银行标志(图自视觉中国)
受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关闭影响,美国银行业持续承压。
近日,另一家地区银行第一共和银行也陷入危机。目前,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摩根大通等11家美国大型银行联合宣布,向第一共和银行联合存入资金300亿美元,以帮助其渡过危机。
当地时间17日,美股收盘时第一共和银行的股价下跌33%左右,本周共下跌了近72%。
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称,注资或许能解决第一共和银行当下的危机,但并不能平息美国银行系统的问题。
报道指出,这一做法无法缓解民众对于其他仍处于风险中的中小型银行的担忧,而且多家银行联合注资的做法只能为一家银行解决短期内的问题,难以系统性地发挥作用,更无法解决利率上升给银行带来的长期挑战。目前,阻止处于危机中的银行倒闭成了第一要务,但这并不能解决美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问题。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表示,美国多家银行连续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反映的是美联储“先天量放水,再激进紧缩”的货币政策给美国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冲击和影响。
硅谷银行的风险不是个例,包括第一共和银行等银行接连出现金融风险,已经引发连锁反应。背后其实是美国激进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全球遭遇疫情冲击,美联储为了避免经济大幅衰退,启动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硅谷银行在当时整个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非常宽松的情况下,40%以上的资产用于投资美国的长期国债和住房抵押债券。后来美国面临40多年以来最严重的通胀,美联储开始大规模加息,导致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中小银行、甚至一些大银行出现了大规模的浮亏。硅谷银行为了应对账面上的浮亏宣布出售债券来弥补流动性,从而引发市场对其负面反应,出现股价大跌、储户挤兑的情况。
硅谷银行的情况在美国银行业体系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美国加息和缩表使得很多投资于债券的银行出现了浮亏,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当地时间16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出席国会参议院相关听证会时表示,监管机构针对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紧急行动,并不意味着这是接下来的政策常态,美国政府不会为所有的银行存款全都提供保障。她还警告称,如果危机进一步蔓延,将可能引发挤兑。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出席国会参议院相关听证会(图自视觉中国)
在美国经济界,不少人与耶伦有类似的判断。
比如,国际知名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认为,硅谷银行事件可能是一场“缓慢滚动的危机的开端”,之后可能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被迫关闭。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也认为,硅谷银行事件预示了更多危机。
张茉楠分析称,在危机蔓延的态势下,美国政府如果实施大规模救助,一方面可能再度推高通胀,同时也面临道德风险,可谓陷入“两难境地”。
现在美国的银行业危机已经在蔓延,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包括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第一时间表态说要确保银行客户能够提取存款,美联储也向整个银行系统提供贷款,实际上就是为了缓解银行业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耶伦表态说不能去救助所有银行,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现在这种紧急贷款计划,是变相的量化宽松政策,是美联储额外创造了流动性来为银行减少危机,实际上相当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这无疑对美国现在应对通胀带来负面冲击。
第二是大规模对银行救助可能会触发道德风险,因为硅谷银行近几年来搞多元化贷款,偏离业务主线。如果美联储继续救助这些银行,很可能会鼓励银行去冒险,不利于美国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
美国政府对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的处理措施已经引发欧洲官员的强烈批评。
当地时间17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一位不具名的欧元区高级官员的话说,美国政府对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的处理堪称“灾难”,美方未能遵守全球规则。
报道说,欧盟金融监管机构对美国政府的处理方式感到愤怒,私下指责美方撕毁了美欧制定的倒闭银行处理规则。欧盟金融监管机构认为,美国的决定在破坏美方自己制定的标准,即通过援引“系统性风险例外”来保证美元存款。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总台记者丨陈濛
编辑丨印梅梅 游佳 林维
签审丨刘鹏 蔡耀远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