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抱怨。第一次写日记,文笔有限。当然第一句话是要对自己说,而不是别人。今天读了一本十分经典的人性哲学著作——人性的弱点。此书的作者,起初写此作的原因是从各书籍中找不到一本关于详细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书,从而决定自己通过各类调查研究,花费了很久的实践时间,通过整理被调查者的所见所感,把他们为人处世的亲身经历,经验教训,所得所悟有条理的记录下来,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总结,最后撰写下此书。本段第一句话就是此书的第一章第一部分的总结。
“想采蜜就别招惹蜂巢。”此句的重点在“招惹”二字上。如果你想要驯服一只十分具有野性的野兽,除了你要具备强大的气势,体魄,在能压制它身体的同时,还需要展现你对它没有任何伤害性的想法,并且让它知道如果被驯服会有什么好处。否则一味的用武力去“驯服”一只有灵性的生物是不可能的。
(资料图片)
其实第一次看见这句话时,我的第一反应觉得这句话有问题,可能是我下意识地感觉这句话是错的,错在哪里呢?或许是觉得想要采蜜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想要采蜜,就必须要招惹蜂巢。因为可能我觉得这是一个抢夺的过程,因为蜂蜜本来就是别人的劳动结果。我无报酬的索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便是抢夺。
这就让我想到了另一些问题,生物的主次,人为定义的阶级,人是否真的是这个世界上的特别存在。或许答案永远也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了或许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因为人不可能挣脱世界的桎梏的。2022年也就是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证明的“量子纠缠”,这真的十分的神奇,或许每个生物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也或许只有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的维度,人能够直接感知的是3维及以下,以上的维度一定是未知的,尽管可以用数学公式,物理知识推算出部分,但那也始终是一个计算的结果,永远无法被我们直接感知到。当然人能够感知的,或许也是存在错误的,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了,复杂到一个简单原子被放大到无数倍,可以看见一个相对的缩小版宇宙,我相信那里一定有跟我们所定义的“人”一样的缩小版生物。想要了解我们所在的宇宙,或许也可以从这个缩小版宇宙了解。这也只是我的个人思考,相当的不切实际,至少现在是如此。
谈到宇宙太大,现在我想总结我今天的所感所悟。刚读完第一部分,第一感觉是受益匪浅,且要多注意实践。就好比书中的一些案例,那些犯了重罪,内心险恶的人,在死前甚至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正当的,认为自己并没有犯错。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他们简直是难以置信的“恶”。这是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偏差呢,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恶”再深,也是一个人吧。共通的人性,让他们为自己辩解,不管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他们依然会自己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对的。
"如果那些罪大恶极的人都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那么你我身边的人是否更加如此?"这句话很值得思考。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做错事都会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因为他们需要被人去理解和认同,这是人的同性。但是如果我们不需要别人的认同理解,是否这种情况会好点呢。我也希望自己能做这样的人。
基于这种通性,那么当我面对一个人犯错的时候,我应该像林肯总统一样,不能被自己的情绪影响判断,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理解和包容别人的错误,永远不要去批评他,要去理解他,不能让错误扩大。
精美语句名言:
我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疲惫的心。疲惫,但是善良,不会伤害任何人。
评判是无用的,它激起抵触,让人急于辩白;评判是危险的,它伤害自尊,甚至让人萌生恨意。
批评带来的不是改变,而是恨意。
我们对他人的看到有多渴望,对责备就有多恐惧。
不要论断人免得被人论断。
如果我们处境相同,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伟人的伟大之处,从他对小人的态度可见一斑。
了解一切,就能宽恕一切。
未到末日之时,主耶和毕不欲审判世人。
对自己说的话:
承认自己的错误真的很重要。
对他人要理解包容,永远不要批评和记恨,这是最愚蠢的行为。
对自己要时刻提醒和反思,不要让情绪左右。
用行动做事,而不是光靠脑子做事。
不要被他人的话影响,不要被坏的习惯影响,不要被环境影响。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